新疆作为我国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选矿厂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以及哈密市构成了三大核心分布带,这与当地金属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直接相关。以阿勒泰可可托海为例,这座因稀有金属闻名的矿区周边聚集着十余家专业化选矿厂,处理锂铍钽铌等战略资源的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南疆地区的选矿产业布局有何特点?昆仑山脉北麓的喀什、和田等地近年来新建了多个贵金属选矿基地,主要针对岩金矿和砂金矿进行提纯加工。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县则依托丰富的铜矿资源,形成了从采矿到选冶的完整产业链,年处理矿石量超过200万吨。
准噶尔盆地周边的昌吉、克拉玛依等地集中分布着大量煤炭洗选厂。这些现代化选矿设施通过重介旋流器和浮选柱等先进设备,将原煤灰分降低到10%以下。特别在五彩湾矿区,智能化选煤厂实现了从原煤入仓到精煤装车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伊犁河谷的选矿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新源县的铁精粉选厂与特克斯县的铅锌矿浮选车间形成互补格局,霍城县更是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石英砂提纯基地。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这些选矿厂普遍采用了循环水系统和粉尘回收装置。
吐鲁番盆地的选矿企业主要围绕铁矿资源布局。鄯善县周边分布着二十余家磁选厂,通过高压辊磨和弱磁选工艺将铁矿石品位提升至65%以上。部分企业创新采用微波焙烧技术,使难选铁矿的回收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选矿产业呈现南北差异。北部的和静县以铜矿浮选为主,而南部的若羌县则依托锂辉石资源建设了多个选矿车间。且末县新建的钨矿重选厂采用了螺旋溜槽与摇床组合工艺,使细粒级矿物回收难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