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矿过程中去除硅杂质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矿物特性并匹配针对性工艺。硅杂质主要以石英、硅酸盐等形式存在,其硬度高、可浮性差的特点直接影响金属回收率。当前主流技术通过物理分选与化学处理结合实现硅分离,比如某铁矿采用磁选-反浮选联合工艺使二氧化硅含量从8%降至2.3%,显著提升精矿品位。
浮选法是除硅最经济的手段之一。通过调节pH值至弱碱性环境,使用胺类捕收剂选择性吸附硅矿物,配合抑制剂降低金属矿物上浮率。需要重点关注矿浆浓度与药剂配比,特别是硅酸盐矿物嵌布粒度细时,采用阶段磨选流程能提升分选效率。有没有更高效的药剂组合?新型两性捕收剂已展现对微细粒硅矿物的强捕获能力。
磁选技术对含磁性差异的矿石效果显著。某钒钛磁铁矿采用高压辊磨—湿式强磁选工艺,利用钛磁铁矿与硅酸盐矿物磁性差异,在1.2T场强下实现硅含量降低46%。处理嵌布复杂矿石时,预先筛分可减少过磨导致的硅矿物泥化污染。
化学浸出法适用于高硅难选矿石。使用氢氟酸或碱液溶解硅矿物时,必须控制反应温度在60-80℃区间,避免金属组分被侵蚀。某铝土矿项目采用低温碱浸工艺,硅铝比从3.5降至1.8,同时铝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操作中需注意废气处理系统配置,防止氟化物污染。
联合工艺流程正成为行业趋势。重选-浮选-磁选三段式组合分选某钨矿时,通过螺旋溜槽预抛尾、脂肪酸浮选脱硅、高梯度磁选除铁,最终钨精矿二氧化硅含量从15%降至4%以下。设备选型需匹配矿石解离度,过粗或过细的磨矿粒度都会影响分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