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污水处理的关键在于精准去除重金属与悬浮物。矿场废水通常含有铅、锌、砷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土壤与水源。目前主流的处理方案采用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石灰或硫化钠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这种方法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处理效率可达90%以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药剂投加量的控制,过量使用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有没有更环保的处理方式呢?生物吸附技术正成为新趋势。某些特定藻类或微生物能主动吸附重金属离子,比如小球藻对铜离子的富集能力超乎想象。这种方法运行成本仅为传统工艺的三分之一,且污泥产生量减少60%。河北某铁矿场去年试点微生物处理系统,半年内水体pH值稳定在6.5-7.8区间,完全达到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环节必须重视过滤设备的选型。陶瓷膜过滤系统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其0.1微米的过滤精度能截留99%的胶体颗粒。山东金矿企业采用三级过滤工艺后,回用水质甚至优于当地饮用水标准。运维人员要定期检查膜组件的通量衰减情况,及时进行化学清洗可延长使用寿命3-5年。
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处理稳定性。物联网传感器能实时监测COD、浊度等12项关键指标,数据异常时自动调节加药泵频率。云南某选矿厂安装智能平台后,药剂消耗量降低22%,年度运维成本节省80万元。这种数字化改造特别适合中小型矿山,设备投资通常在半年内就能收回。
处理后的污泥处置同样不容忽视。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含水率可从95%降至60%以下。江西钨矿企业将干燥后的污泥送往专业危废处理中心,每吨处置费用控制在800元内。对于含有贵金属的污泥,建议与冶炼厂合作开展资源化回收,既能创造收益又符合循环经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