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在选矿过程中主要作为硫化矿的捕收剂使用,它能有效吸附在矿物表面改变其疏水性。操作时需要根据矿石性质精准控制用量,通常每吨原矿添加50-300克,具体数值通过浮选试验确定。矿浆pH值维持在8-11时效果最佳,碱性环境能增强黄药与硫化矿物的作用活性。
现场使用时需重点关注配比顺序,特别是要确保搅拌充分后再添加其他药剂。黄药通常与起泡剂配合使用,两者间隔时间控制在3-5分钟效果更佳。温度对药剂性能影响明显,冬季作业时建议将矿浆温度保持在15℃以上,这样能避免药剂结晶影响分散效果。
黄药用量是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添加反而会导致泡沫层过厚,造成有用矿物随脉石流失。现场操作人员要定期检查浮选槽刮泡量,当精矿品位下降时需立即调整药剂制度。废水中残留的黄药需要石灰中和处理,这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储存环节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未开封的药剂保质期通常为12个月。配制溶液时建议使用软化水,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会降低药剂活性。不同矿山适用的黄药类型存在差异,丁基黄药适合铜铅锌矿,而乙基黄药更适用于金矿浮选。
设备维护直接影响药剂利用率,重点检查搅拌装置叶片磨损情况。药剂管道建议采用不锈钢材质,普通钢管容易产生铁锈污染。遇到浮选指标异常时,优先排查黄药添加系统的计量泵精度,这类故障往往导致药剂浓度波动超过允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