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金矿石选矿的核心在于分离砷矿物与金颗粒并提升回收率。这类矿石因砷元素干扰传统提金工艺,需针对性预处理降低砷含量。选矿流程通常结合矿石成分分析,优先采用浮选法分离毒砂等含砷矿物,再通过氰化浸出提取游离金。需要重点关注矿石中金与砷的赋存状态,特别是包裹体结构复杂时,常需研磨细度达到-200目以上才能有效解离。
浮选工艺如何优化砷金分离效果?控制矿浆pH值在8-10范围能抑制黄铁矿上浮,使用选择性捕收剂如黄药配合石灰调节,可使毒砂表面形成亲水膜。实践中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能增强金矿物表面活性,但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砷矿物活化。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控泡沫层厚度与颜色变化,及时调整药剂配比。
针对难处理砷化金矿石,焙烧氧化法成为有效解决方案。矿石在600-800℃高温下煅烧使砷转化为气态三氧化二砷挥发,残留多孔结构有利于后续氰化浸金。该工艺需配置完善的废气处理系统,采用骤冷塔配合碱液吸收防止砷污染。某金矿应用两段焙烧技术后,金浸出率从56%提升至89%,砷脱除率达到92%以上。
生物氧化法近年逐步应用于含砷金矿预处理。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微生物分解砷黄铁矿,既能避免焙烧工艺的能耗问题,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关键控制参数包括矿浆浓度、温度及菌种活性,通常维持35℃左右并定期补充营养液。某200吨/日处理厂数据显示,经45天生物浸出后金的氰化回收率提高至84%,运行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27%。
重选-浮选联合流程对粗粒嵌布砷化金矿具有独特优势。采用跳汰机或摇床预先回收单体解离的可见金,再对尾矿进行浮选处理。这种组合工艺既能降低后续工序处理量,又可减少细磨过程中的金颗粒过粉碎损失。某矿山应用螺旋溜槽预选后,整体金回收率提升6个百分点,药剂消耗量下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