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矿石含量高低?直接看颜色、密度和成分检测最靠谱。矿石颜色深浅常和金属含量挂钩,比如赤铁矿越红说明氧化铁越多,拿两块矿石对比着看就能发现差异。需要重点关注矿石表面的金属光泽,特别是那些在阳光下反光强烈的区域,通常含矿量更高。
化学检测是硬道理。专业地质队会用X射线荧光仪扫两下,数据立马显示金属百分比。普通人可以送样到检测机构,花几百块做元素分析,比瞎猜准多了。记得取样时要挑矿石中间部分,表层可能被风化影响结果。
密度测试土办法也挺灵。含金属多的矿石明显更压手,拿同样大小的石头掂量掂量,沉甸甸的那块准没错。比如黄铜矿比普通岩石重三倍,放在水里测比重更精确,金属含量高的下沉速度都快半拍。
老矿工都懂看矿脉走向。沿着主矿脉挖的矿石纯度更高,就像西瓜中间最甜。遇到网状或树枝状矿脉要小心,这种分散结构含矿量忽高忽低。矿脉颜色均匀、纹理清晰的区域往往藏着高品位矿石。
现代选矿技术能帮大忙。重力分选机利用矿石密度差异分离杂质,磁选机专吸含铁矿物。要是矿石里贵金属颗粒太细,就得用浮选法加药剂把金属粒子粘出来。这些方法虽然费事,但能稳定提升矿石品质。
别忽视矿石伴生物。方解石多的区域常伴生铅锌矿,石英脉里容易找到金矿。观察周边岩石类型能反推主矿成分,就像通过野草种类判断土壤酸碱度。有经验的探矿者看两眼岩层就知道该不该下镐头。
最后要提醒,高含量矿石不等于好开采。还得考虑矿体厚度、埋藏深度这些实际问题。有时候表层低品位矿反而更划算,毕竟省了打深井的成本。找矿既要懂技术,也要会算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