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收率计算需要明确三个关键数据:原矿处理量、精矿产量及金属含量。具体公式为精矿中有用成分质量除以原矿中该成分质量再乘以100%。比如处理100吨含铜1%的矿石,获得20吨含铜4%的精矿,收率就是(20×4%)÷(100×1%)×100%=80%。这个指标直接反映选矿过程对有用矿物的回收效率。
需要重点关注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原矿和精矿的品位测定环节。采样误差或化验偏差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失真,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班样混合检测来降低波动。企业通常会配置在线分析仪与人工抽检结合,确保数据可靠性。
现场操作中收率为何会出现波动?设备运行状态、药剂添加精度、矿石性质变化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浮选机液位异常会导致泡沫层不稳定,直接影响矿物回收。操作人员需要实时监控电流、浓度等参数,及时调整刮板转速或充气量。
选矿收率与回收率概念常被混淆,两者区别在于计算基准不同。回收率侧重矿物本身回收程度,而收率体现实际生产中的有效产出。企业考核指标通常采用收率,因为它更直接反映经济效益。但两者数值差异不超过3%时,可视为工艺运行正常。
提升收率的关键在于流程优化与过程控制。磨矿细度不足会导致解离不充分,过磨又会增加泥化损失。某铁矿通过将二段磨矿浓度从68%调整到72%,使赤铁矿收率提高2.3个百分点。这种精细调节往往比大规模改造见效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