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海选矿服务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选矿知识 萤石选矿中如何抑制石膏

萤石选矿中如何抑制石膏

发表于:2025-05-19 13:04:21 作者:Lynn 浏览次数:15

萤石选矿中抑制石膏的关键在于调控矿物表面活性与溶液化学环境。石膏与萤石同属钙盐矿物,二者可浮性差异微小常导致分选困难,实际操作中需通过pH值调节与抑制剂协同作用实现选择性抑制。矿浆pH控制在8-10范围时,萤石表面更易吸附脂肪酸类捕收剂,而石膏因表面羟基化程度高更易被抑制,这种差异可通过电位测试仪实时监测。

抑制剂选择直接影响分选效果。水玻璃与单宁酸复合使用能形成致密吸附层,特别针对石膏表面钙位点进行封闭。某选厂实践显示,添加0.8kg/t改性水玻璃后,精矿中石膏含量从7.2%降至1.5%。如何判断抑制剂是否发挥作用呢?观察泡沫层黏度变化与精矿沉降速度是简单有效的现场判断方法。

药剂添加顺序存在严格技术要求。建议先加入调整剂搅拌3-5分钟,待矿浆电位稳定后再分阶段加入抑制剂。某新型两性抑制剂在酸性介质中表现优异,其分子结构中的羧酸基团优先与石膏表面结合,而磺酸基团则在碱性环境发挥作用,这种智能响应特性大幅提升了分选效率。

温度调控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当矿浆温度升至35℃时,石膏溶解速率加快导致液相钙离子浓度升高,这会反向激活萤石表面。采用阶梯式温度控制策略,在粗选阶段保持常温,精选阶段降温至20℃以下,可有效避免二次活化现象。近年研发的低温抑制剂在内蒙古某萤石矿应用后,全年节约药剂成本超120万元。

现场操作需注意矿石性质波动。当原矿含泥量超过15%时,建议预先脱泥并加强搅拌强度。某矿山采用高压水枪预处理工艺,使黏土包裹的石膏充分解离,配合新型高分子抑制剂,最终精矿品位提升至98.2%。定期进行矿物解离度检测与流程考察,能及时调整药剂制度确保稳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