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石中含硫碳的选矿需根据矿物特性制定针对性方案。硫、碳杂质常以黄铁矿、石墨等形式存在,易干扰银矿物浮选分离。关键环节在于通过预处理降低有害成分影响,优先采用浮选-氰化联合工艺,配合调整药剂制度提升银回收率。矿石中硫含量超过5%时,常需增加焙烧或生物氧化工序破坏硫结构,避免形成氰化物消耗物质。
如何处理高硫碳银矿石中的杂质呢?浮选前通常加入石灰抑制硫矿物,同时使用选择性捕收剂强化银矿物吸附。碳质物质会吸附浮选药剂,此时需添加煤油或柴油作为碳质覆盖剂。某矿山案例显示,采用硫化钠与丁铵黑药组合药剂后,银精矿品位从220g/t提升至580g/t,硫碳杂质含量降低60%。
重选与浮选联合流程能有效处理复杂嵌布矿石。螺旋溜槽可预先回收粗粒银矿物,减少后续磨矿能耗。细粒级物料采用阶段磨浮工艺,通过调整磨矿细度释放连生体。值得注意的是,含碳矿石的氰化浸出需控制pH值在10.5以上,防止活性碳吸附已溶银离子造成金属损失。
环保要求推动新型选矿药剂研发。植物提取型抑制剂逐渐替代传统氰化物,生物浸出技术在处理高硫矿石时展现优势。某选厂改用环保型调整剂后,废水处理成本降低35%,银回收率保持82%以上。矿石性质差异决定工艺路线,建议进行系统的矿物解离度分析和可选性试验,这对确定最佳磨矿细度和药剂配比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