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金矿石怎么选矿?关键在于找准矿石特性和适用工艺。这类矿石中的金常以游离态或氧化物形式存在,脉石成分复杂,传统方法容易造成金属流失。现代选矿通常采用联合流程,通过破碎磨矿释放包裹金,再根据矿物性质搭配重选、浮选或氰化工艺,最大限度提升回收率。
矿石预处理直接影响后续效率。氧化金矿普遍存在泥化现象,矿浆浓度控制不好会导致药剂浪费。部分矿山采用洗矿筛分提前脱泥,再用跳汰机或摇床回收粗粒金。遇到嵌布粒度细的矿石,水力旋流器分级能有效提升磨矿均匀度,为后续浸出创造有利条件。
浮选法对含硫化物包裹的金效果显著。调整矿浆pH值至弱碱性环境,配合黄药类捕收剂,能让金矿物选择性附着气泡。需要关注矿泥对浮选的干扰,适当添加水玻璃或羧甲基纤维素能抑制脉石上浮。某金矿案例显示,组合使用活化剂与抑制剂后,浮选回收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
氰化浸出仍是处理氧化矿的主流工艺。堆浸法适合低品位矿石,槽浸则用于高品位原料。浸出时间与氰化物浓度需动态调整,过量氰钠不仅增加成本,还会产生环保压力。新型环保浸金剂正在逐步推广,比如硫脲法在含铜氧化矿中的应用,既能减少污染又避免铜离子干扰。
尾矿处理同样影响整体效益。磁选能回收伴生铁矿,重选尾矿有时含有未释放的细粒金。云南某矿山采用炭浆法从尾矿中二次提金,年增效益超千万。随着生物浸出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生物分解顽固包裹金的技术已进入工业试验阶段,这或许会改写传统选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