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选矿中含铁杂质怎么处理?关键在于根据铁的存在形式选择针对性方法。铁杂质可能以独立矿物(如磁铁矿、赤铁矿)或与萤石共生的形式存在,通常需要物理分选结合化学手段。例如,磁选法能高效分离强磁性矿物,而弱磁性或非磁性铁杂质则需重选、浮选或酸浸处理。
需要重点关注矿石的粒度分布,特别是微细粒铁矿物容易包裹萤石,导致分选困难。这时候磨矿工艺的优化尤为重要,既能解离矿物又避免过粉碎。某选矿厂曾通过将磨矿细度控制在-200目占75%,使磁选回收率提升18%。
化学浸出法对处理微细粒嵌布的铁杂质效果显著。使用盐酸或硫酸在特定浓度下选择性溶解铁氧化物,但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实验数据显示pH值维持在2-3时,铁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同时萤石损失率不超过5%。这种方法更适合处理碳酸盐型伴生铁矿。
浮选工艺调整也不可忽视。通过添加抑制剂如木质素磺酸钠,能有效抑制铁矿物上浮。某案例表明,将捕收剂油酸用量从500g/t降至300g/t,配合抑制剂使用,精矿品位提高4个百分点。操作时要注意药剂添加顺序对选别效果的影响。
联合工艺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比如磁选-浮选联合流程,先去除强磁性铁矿物,再通过浮选分离残余杂质。这种组合方式可使萤石精矿中铁含量稳定在0.3%以下。现场工人反馈,设备配置时要考虑流程衔接的顺畅性,避免中间产品淤积。
那如何判断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的选矿厂呢?关键要做系统的矿石性质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明确铁的存在形态,再结合处理成本和环保要求选择方案。比如含硫铁矿的萤石矿,采用磁选-酸浸联合工艺比单一浮选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