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污水处理的关键在于分离重金属与回收可用资源。矿山废水通常含有悬浮颗粒、化学药剂及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污染土壤与水源。目前主流工艺采用物理沉淀结合化学中和法,通过调节PH值使金属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再利用絮凝剂加速杂质沉降。需要重点关注废水成分差异,特别是含氰化物或放射性物质的特殊污水需定制处理方案。
为什么选矿污水必须处理?这类废水含铅、砷等有毒物质,长期积累将破坏生态系统。企业通常建设三级处理系统:初级沉淀池去除大颗粒,二级反应池添加石灰乳调节酸碱度,三级过滤装置截留细微杂质。部分先进工厂引入膜分离技术,既能提升净化效率又可回收稀有金属元素,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现场操作要严格控制药剂投加量。过量使用聚合氯化铝会提高处理成本,剂量不足则影响絮凝效果。南方某铜矿采用生物吸附法处理低浓度废水,利用特定菌种吸附铜离子,运行成本降低40%。处理后的清水可达工业回用标准,用于设备冷却或道路降尘,大幅减少新鲜水消耗。
环保部门要求选矿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检测COD、PH值等关键指标,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雨季水量激增时,调节池容量不足易导致处理效果波动,这种情况可增设应急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污泥经压滤脱水后运送至危废填埋场,部分企业尝试将无害化污泥用于矿区复垦,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技术创新正在推动行业变革。电化学处理法通过电极反应分解污染物,特别适合处理含氰废水。某黄金冶炼厂引入该技术后,氰化物去除率达到99.8%。太阳能蒸发池在干旱地区展现优势,利用自然光照蒸发水分,结晶物集中处置。随着环保政策收紧,组合工艺将成为发展趋势,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可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