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石尾矿的选矿关键在于高效回收残留萤石并降低杂质含量。尾矿中萤石常与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共生,需通过针对性工艺分离。现代选矿技术通常结合物理与化学方法,比如浮选法配合抑制剂使用,能显著提升萤石品位。实际操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矿石粒度分布,特别是微细粒级萤石的回收难题,采用新型捕收剂或调整矿浆pH值可改善分离效果。
为什么说预处理是莹石尾矿选矿的核心环节?尾矿经过破碎磨矿后,矿物解离度直接影响后续分选效率。湿式筛分与水洗能有效去除黏土类杂质,为浮选创造理想条件。部分矿山采用高梯度磁选机预先分离含铁矿物,减少干扰成分。近年来,光电分选技术也被用于大颗粒尾矿的初筛,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浮选工艺仍是莹石回收的主力手段。油酸类捕收剂配合水玻璃抑制剂,能在pH值8-9时实现萤石与方解石的有效分离。对于复杂成分尾矿,阶梯式浮选流程更适用——先浮硫化物再选萤石,最后处理硅酸盐矿物。现场案例显示,控制浮选机叶轮转速在18-22m/s区间,气泡稳定性提升20%,精矿回收率明显增加。
重选法在粗粒尾矿处理中展现独特优势。螺旋溜槽与摇床配合使用,能回收0.3mm以上萤石颗粒。某选厂采用离心选矿机处理-0.074mm尾矿,使萤石回收率提高至78%。这种方法能耗较低,特别适合水电资源有限的矿区。需要注意的是,重选前通常需进行脱泥处理,避免细泥影响分选精度。
化学提纯技术正成为深度处理的选择方向。酸浸法能溶解碳酸盐类杂质,但需严格控制盐酸浓度防止萤石损耗。微生物浸出技术近年取得突破,特定菌种可选择性分解方解石,环保性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对于高硅型尾矿,碱熔-水淬工艺可将二氧化硅含量降至1%以下,产出的萤石精矿可达冶金级标准。